阅读提示: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需自行判断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
作者是经济学出身,目前为金融从业者。文章的目的很明确:给读者朋友提供投资机会,帮助大家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尽可能快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。文风遵循简洁、逻辑和常识的规则,投资偏向长期、低估、分散的风格。通过核心竞争力、成长空间、内在价值等三个方面的判断,寻找并买入投资标的。
最近几年,智飞生物的日子不好过。首先,股价暴跌,当前股价较2021年最高点跌去87%,脚踝斩。股价下跌过程中,不少人抄底,看筹码分布,大致成本在28元,比当前股价20元,浮亏约30%,全部套牢。基本面也不行,旧的业务支柱塌了,代理的HPV疫苗签发量暴跌95%,导致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跌75%,2025年一季度直接亏损;新产品支棱不起来,因长期躺赢,研发能力弱,自研疫苗迟迟未能上市,且面临激烈竞争。
总体来看,智飞生物可谓内外交困。
疫苗行业
疫苗行业,本身属于医疗健康大行业范围,投资价值不低。但是与同属于医疗行业的医药相比,疫苗行业劣势比较明显。
第一,从终端需求看,疫苗天然没有吸引力。我们知道,疫苗的作用机理是,通过注射灭活病毒或细菌,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,从而预防未来可能侵入的病毒和细菌,防患于未然。所以,打疫苗主要是预防,也即“治未病”。这就有些反人性了。
一般来说,人性是不见黄河不落泪的。如果一个人生病了,身体很难受,他会非常想吃药打针。但是一个人好好的,有人告诉他,“来来来,打一针,未来就不会生某个病了。”大部分人的基本反应是,“老子身体好好的,壮如牛,根本用不着!”如果不是强制打疫苗,相信国人的疫苗接种率会非常低。
第二,疫苗产品没有差异,且效果无法感受。A的疫苗和B的疫苗,如果都是预防同一种病,应该没有差异。作为接种者,很难直观感受到,A的疫苗比B的疫苗就好。但是医药就不一样,吃了国外的减肥药,立马能瘦下来。吃了国内的仿制减肥药,吃的越多,身体越胖,效果里面就显出来。重要也有这个问题,药理很玄,效果很难测定,正说反说都能讲通。不过疫苗不如中药历史悠久,相信的人还是少。
第三,疫苗产品主要面向事业单位,要价能力受限制。一般来说,我比较喜欢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,不喜欢面向机构的企业。同样做生意,消费者分散且弱小,企业面对消费者天然具有“店大欺客”的谈判优势。但是面向机构,这种优势就没了。尤其是疫苗行业这种,面向的还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卫生医疗机构,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地位。所以,不管是智飞、万泰还是华兰,应收账款都很高。政府拖个两三年,就是不给钱,企业一点办法也没有。智飞生物的应收账款有时能占营收的一半,也即是说,卖出去的产品只能收回一半,剩下的一半就看对方脸色了。
以上是疫苗行业的劣势。
但疫苗行业作为医疗健康大产业的一员,未来还是有投资价值的。
行业价值
疫苗作为人类伟大的发明,从诞生之后,就帮助人类消灭了数不清的疾病,比如天花、狂犬病、甲肝乙肝、白喉等。随着社会进步,特别是国内工业化和制造业高速发展的特定时期,细菌、病毒的变异速度也有所加快。相信很多人已经不记得国内发生的非典事件(2003年),可能也已经淡忘了新冠的记忆(2020年),但做核酸的经历应该不会忘。很多我们以为百年一遇的瘟疫,现在十几年就可能来一次。工业化带来的污染,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力,增强了细菌病毒的变异能力。一来一回,虽然医疗条件变好了,但流行病的发生频率反而提高了。
所以,很可能,不久的将来,还会有新的流行病发生。假设10年一次,如果我们的投资生涯还有50年,那投资疫苗公司,至少有5次投资机会,实现超额收益。
国内的疫苗上市企业,主要有智飞生物、万泰生物、华兰生物、沃森生物、康泰生物等,行业竞争激烈,亏损严重。虽然行业本身有投资价值,但因为门槛不太高,很难确定哪个企业更具有投资价值。综合来看,研发能力强、资产和营收规模大的企业,未来活下去的概率更大。想要迎来下一次爆发,首先必须保证企业能活下去。
投资策略
所以,疫苗行业的投资策略与医药一致,我更倾向于买入精选的几家公司,建立一个小型组合。目前看,智飞生物、沃森似乎已经跌到合理位置,但还不够低估。1倍的市净率,是个好的入手位置。所以,还需要耐心等一下。
题外话
熟悉的朋友都知道,我一直坚持的投资风格是:长期、低估、分散。这种风格,会延伸出两个投资原则。
第一,不预测未来,更关注过去。通过过去的财务表现、经营表现,判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假设未来不变化,当前的价格仍然低于竞争力显示的内在价值,那就买入长期持有。说实话,我还没遇到过能预测未来的人。大部分都是碰巧说中了,然后出名了。
第二,不喜欢结构性机会,更关注总量变化。总量和结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相对于国家,行业就是结构;相对于行业,企业就是结构;相对于企业,部门就是结构。通常情况,我会更关注行业总量的变化。如果行业总量出现问题,我对行业内的公司是没信心的。典型的例子,就是白酒,大家都说人喝酒少了,但都喝好酒。但我认为整个行业都在萎缩,里面的企业很难说有谁会更好做。很多人比较擅长抓结构性机会,但我认为这太难了。
以上是文章所有的内容。欢迎关注本号,我们下一篇见。
证券配资APP,途乐证券,嘉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