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英国17世纪:君权神授变成了一锅乱炖
咱们先从时光倒流到17世纪的英国说起。那时候的英国,什么最牛?当然是皇帝(当时称国王)说了算!君权神授是主流思想——也就是说,天上的上帝亲自授予国王统治的权力,所以,皇帝说了算,就像天上的爸爸一样。
但,嘿嘿,事情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。英国的议会,别看是个“议事会”,实际上也悄悄成为了个大人物,他们在分财、制定法律上的话语权,开始变大。国王喜欢自己作威作福,但议会说:“哎呀,要想征税,得先听我的。”结果,皇帝与议会的关系就像两只在沙滩上打架的海豚,缠得死死的。
尤其是在财政问题上,国王想惹事,议会就不配合。他们不断挑战皇帝的权威,像是“你想一人独揽大权?没门!”这场“君王VS议会”的拉锯战,逐渐变得火星四射。
二、查理一世:掉脑袋的“悲剧英雄”
故事的高潮来了!我们的“主角”查理一世,坚信自己天生就是皇帝的代表,得到了“君权神授”的神圣护身符。可惜,他的皇位却像个火药桶,随时可能炸裂。
其实,查理一世也不是啥“贤君”。为了赚更多的钱,他不断向百姓征税,又不听议会的建议,把自己的权力玩得像个“皇帝新衣”。议会也不是吃素的,时不时就跟他死磕。最离谱的是,为了征税,这位国王纷纷解散议会、造反。。。结果呢?终于,一场血腥的内战爆发了。
三、霍布斯登场:从“无脑王”到“思考者”
这大乱斗,直把年轻的霍布斯吓得够呛。霍布斯这个天才的哲学家,从一开始就对这个“国家大锅”里的各种“料”感到不满意:难道,这么多贵族、议员们就是一锅“大杂烩”吗?他们的能力参差不齐,之前还会为了个人利益互相扯后腿,好像一帮“猴子军队”在搞内讧。
他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反复琢磨,觉得:既然这帮“猴子”搞不定,那还不如由我来一锤定音!于是,他开始思考:国家到底是什么?君主的权力从何而来?人民又应扮演什么角色?
在1608年,霍布斯大学毕业,顺便也得到了卡文迪尔家族这份“贵族叔叔”的推荐,成了他们的家庭老师。天知道,卡文迪尔家族在英国政坛有多牛:他们像一座巨大的“金矿”,只要你跟着他们走,差不多就能喝到“皇帝的饮料”。
四、从雅典民主到大海怪:霍布斯的思想萌芽
别看英国吵吵闹闹,霍布斯的思想也在悄然酝酿中。一次偶然,他开始翻译古希腊的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》,小说讲的是雅典用民主民主民主,结果把自己累死,最后兵败如山倒。霍布斯从中得出结论:民主制不是万能药,反而很脆弱,容易被“乱象”一锅端。
由此,他渐渐走向了“君主权威”的思路——那才是最靠谱的“稳定器”。他觉得,人与人与人之间没有天生的信任,反而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“尔虞我诈”。
五、内战逼得霍布斯提笔:写出“巨怪”——《利维坦》
随着查理一世的统治越发拉杂,英国爆发了大规模内战。查理一世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,几次解散议会,甚至拉起军队,准备发起“皇帝专制”。但人民不干了!于是,战争展开,血流成河。
霍布斯为了保护自己,只能跟着卡文迪尔一派跑到巴黎——那个时候,巴黎就像是英国临时的“避风港”。等到查理一世战败、头落地后,霍布斯的心也“碎了一地”。他开始疯狂写作,想用文字折射出“国家的真面目”。
他还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打起了“思想辩论”。虽然一直争个你死我活,但霍布斯逐渐吸收了笛卡尔那种“怀疑一切”的精神。终于,在1650年,他推出了《利维坦》这本震撼世界的“巨作”。
六、《利维坦》:海怪国家的寓意
你可能会问:“巨怪?国家和海怪有什么关系?”很厉害的比喻!霍布斯把《圣经》里的“利维坦”——那只胸口巨大,力大无穷、曾经和上帝作对的海怪——比作国家。
他的意思是:国家,就像这个海怪,庞大、强悍,统领一切;而人民,则相当于海怪的身体各个器官——虽然看起来温顺,但一旦乱跑,就会变成“海鲨”。
在这本书里,霍布斯提出:“人们为了自我保护,大家商量着,形成了一份‘社会契约’,由国家掌管一切,保障大家的安全。只要大家遵守这个契约,国家就能让这个世界“安全和谐”。”
可惜,这个观点一出,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七、批评与保护:霍布斯的“逆境”人生
霍布斯的思想刺痛了许多人的神经——尤其是“保王派”和英国教会。有人说:“你这说法,把天上的上帝都抹去了!”也有人说:“你的推理,几何学都推不通呢!”难怪,连著名教授沃利斯都当场写论文批评他。
更有趣的是:皇室对他的态度变了。等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,查理二世归来,霍布斯马上被皇室重新“宠幸”——毕竟皇帝喜欢有人“站队”。他不仅得到了王室的保护,还有人给他发“年终奖”。
但每个人都知道,国家的“保护”不是永恒的池塘。霍布斯一边写作一边“火线”逃命,他把一些手稿烧了,还说:“《利维坦》只是顺应教义的产物!”虽然如此,他的思想已经在全世界种下了“政治契约”的种子。
八、赫然成书:影响深远的《社会契约论》
霍布斯的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趣的是,不到百年,法国的卢梭也开始反思这个人类社会的“奇幻故事”。
1762年,卢梭推出了著名的《社会契约论》,继承了霍布斯那“国家由契约而生”的思想,又加入了“人民主权”的新解——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个思想的变形。
总结:从一只掉了脑袋的国王到巨大的海怪,世界怎能没有奇迹?
这就是霍布斯和他的《利维坦》的传奇故事。一个掉了脑袋的国王,激发了思想的火花;一只神秘色彩的海怪,比喻国家的强权;一场血火的内战,让哲学走上了历史的舞台。
无论你怎么看,这个故事都证明了:只要有人开始思考,世界就有可能变得更“可控”一点。也许,我们现在的“国家”,都能在霍布斯那只巨怪的影子下,找到一丝丝的安全感。毕竟,历史告诉我们:只要思想还在,也就有希望。
证券配资APP,途乐证券,嘉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